侍立在侧的宦官连忙小跑着从长孙无极手中接过信件,恭敬地双手奉到御前。
李世明一把抓过,迅速拆开火漆,展开那薄如蝉翼却重若千钧的急报,目光如电,急速扫过上面的每一个字。
起初,他的脸色尚能保持帝王的威仪。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呼吸明显变得粗重起来,捏着信纸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微微颤抖。
当看到“赫连无咎部四万全军覆没”、“落霞山大营失守”、“王忠嗣部伤亡近半”、“公孙韦将军殉国”、“总计折损兵马近十万”这些字眼时,李世明只觉得一股血气猛地涌上头顶。
眼前骤然一黑,身形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险些从御座上栽倒!
“陛下!”
长孙无极和殿内宦官见状,吓得魂飞魄散,惊呼着想要上前搀扶。
李世明猛地抬手制止了他们,他深吸了几口气,强行压住那阵眩晕和翻腾的气血。
但脸色已然变得铁青,胸膛剧烈起伏。
好半晌,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和痛惜而变得沙哑低沉:
“近十万兵马,近十万大唐的健儿啊!”
“就这么……就这么折损在南疆,奇耻大辱!这简直是朕登基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什么?十……十万?!”
长孙无极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这个数字,还是如遭雷击。
惊得倒退半步,脸上血色尽褪,声音都变了调:
“陛下,这……这怎么可能?楚军何时有了如此强大的兵力?”
“莫非……莫非是楚朝大规模增兵了?”
李世明重重地将那封急报拍在御案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笔架上的御笔都跳了一跳。
他眼中寒光四射,带着滔天的怒意,冷声道:
“不错!楚宁那小兒,将他拱卫幽州的兵马本——十万朱雀军团,全部调到了南疆!”
“李敬在信中言明,冯木兰正是凭借这支生力军,才得以迅速击破赫连无咎,并与薛怀德里应外合,导致王忠嗣大败!”
他越说越气,猛地站起身,玄色大氅拂过御案,声音如同冰碴相撞:
“朕养着那些枢密院探子、边关斥候是干什么吃的!”
“十万朱雀军团的调动,绝非小事,他们竟然事先未能探得丝毫风声,让朕如此被动,致使前线将士遭受如此重大损失!”
“无能!简直是一群废物!”
李世明越说越气,右手狠狠将信件拍在案几上,脸上的怒火洋溢于表。
眼见皇帝震怒,几乎要立刻追究情报失职之罪。
长孙无极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劝谏,语气焦急而恳切:
“陛下!陛下息怒!此刻绝非追究探子失职之时啊!当务之急,是应对眼前危局!”
他抬手指向南方,语速加快:“楚军新获如此大胜,士气必然高涨到极点。”
“反观我军,新遭重创,兵力骤减,士气低落。”
“楚宁和冯木兰绝非庸碌之辈,他们绝不会给我军喘息之机,必定会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李敬将军在信中亦判断,楚军下一步,极有可能集中优势兵力,对沧浪河方向的高仙芝部,甚至对镇南关主防线,发起猛攻!”
长孙无极的脸色无比凝重,声音沉痛:“陛下,如今我军在南疆的总兵力,经此一役,已远逊于楚军。”
“若再分兵固守沧浪河与镇南关两处,极易被楚军以多打少,逐个击破。”
“为今之计,必须当机立断,迅速调整部署,收缩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