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身的修为提升外,温轩亭手中的几件灵宝,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淬炼,如今皆已凝聚了四十九道灵禁。
全部跃升为了传说中的“通天灵宝”级别,每一件都可撼动天地,镇压一方大世界!
多年来的苦修,终成今日之局。
温轩亭已经立于人间巅峰,此刻回望来时之路,他的心中却是无喜无悲,宛如太上忘情,唯有大道在心,万法归一!
“如今,我已踏至凡尘之巅,登峰造极,距离那传说中的仙道仅有一步之遥。”
“是时候着手准备渡那成仙劫,迈出这登仙之路的最后一步了!”
念头一起,温轩亭心湖微澜,脑海中缓缓浮现出关于成仙之道的种种秘辛与一些古老的记载。
在这片浩渺无垠的宇宙之中,人族生来便是凡胎俗骨,既无上古血脉传承,也无先天灵体庇佑,肉身亦有天然桎梏,受限于天地法则的束缚。
纵有天地灵气滋养经脉肉身,初时也不过能修至炼气大圆满之境,难已更进半步。
然而,自某个岁月不可考的时代起,无数人族先贤便以不屈之志,踏上了一条逆天改命的荆棘之路。
他们或因机缘巧合窥见天机,或仰观星辰、俯察异族,历经千难万险,一代代薪火相传,终将人族的修行之法逐步完善,开辟出一条通往仙道的登天之路!
化神尊者之境,乃是人族首次触碰天地规律的门坎。
此境一成,元神通玄,可御风云、掌雷霆,与此前诸境相较,宛如云泥之别,堪称是质的飞跃!
到了大乘天尊之境,则是更进一步,凡胎尽蜕,五蕴皆净,肉身化为亲和天地的灵体,元神与天地规则共鸣。
至此,修士已可初步领悟天地规则,呼风唤雨、移山填海亦不过等闲之事,其威能可撼动天地!
而至于那传说中的人仙之境,古籍中所载寥寥无几,唯有只言词组,如同雾里看花。
然而,所有记载中皆言人仙强大无匹,已经超脱了凡俗的理解,传闻中其一念动则乾坤倒转,呼吸间可演化世界生灭!
其中,曾经证道成仙的山海天尊——付山海,曾留下一段关于成仙之道的话语,至今仍铭刻在无数修行者的心头:
“一旦成仙,我人族便可彻底挣脱先天桎梏,再不受血脉与体质所限!”
“精、气、神三者交融归一,臻至无限演化之境,生命本质发生根本性的蜕变!”
“在这之后,我们人族就会彻底摆脱先天限制,所有的精气神都将获得无限可能!”
“正因如此,凡人成仙,实乃逆天而行之事,夺天地造化,故必遭天妒,降下劫数以阻其道!”
“自踏入大乘天尊之境起,修士便可冥冥中感应自身劫数,如影随形,避无可避。”
“渡劫期,乃是我人族剔除最后遐疵、圆满道基的关键时刻,亦是决定未来成就上限的一场试炼!”
“若是所修之道底蕴不足、修士的意志不够坚定,则根本无法承受九重天劫的洗礼!”
“唯有渡尽九劫,方能使得内外合一,形神俱妙,灵体圆满,无漏无瑕!”
“待到此时,只需最后终极一跃,渡过成仙劫,便可破开桎梏,登临人仙之境,彻底超脱凡俗……”
思绪流转至此,温轩亭双眸微闭,心中澄明如镜。
此时的他,已然具备了成仙的一切条件。
九重天劫,温轩亭早已经尽数渡过,修为臻至了渡劫大圆满之境,这也是成仙最根本的前提条件。
他的道,经年累月打磨锤炼,早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
在没有更多天地道理信息资粮的情况下,纵使他再潜修百年千年万年,也极难再有很大的进步。
护道灵宝方面,温轩亭的配置更是堪称冠绝当世:
玄知剑锋震慑万灵,万象鼎吞纳世间万物,玄黄塔镇压己身,万相玄照画卷绘尽虚实万象。
而最为恐怖的,莫过于由五件通天灵宝组合而成的诛仙剑阵,此阵一出,杀机冲霄!
在收容其他四件通天灵宝后,更是九倍通天灵宝之力汇聚于一体。
这股力量几乎足以斩灭一切天尊级的强者,乃是温轩亭手中最锋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
如今,温轩亭的战力之强,早已凌驾于同阶之上,堪称此方天地间最接近仙的存在!
“如今万事俱备,我也无需再等,即刻启程,迎那成仙之劫!”
心念落定,温轩亭身形一闪,衣袂飘动间,宛如一抹流光划破虚空,瞬息之间,他已从洞府之中消失不见,只馀下一缕淡淡的道意,在洞府内久久不散。
……
下一刻,温轩亭的身影悄然浮现于山海大世界之外那浩瀚无垠的宇宙虚空之中。
星河浩渺,万籁俱寂,仿佛唯有温轩亭独立于苍茫之间。
他的衣袂在无尽虚空中轻轻飘动,仿佛与这片宇宙初开时诞生的天地融为了一体。
温轩亭缓缓回首,最后望了一眼身后那庞大无边、光辉璀灿的山海大世界。
随后,他心念微动,体内沉寂已久的力量骤然爆发,如同星核被点燃,掀起了一阵席卷寰宇的波动!
刹那之间,冥冥之中似有某种机制被触动,天地法则震颤。
无数厚重如太古山岳的劫云自无尽虚空深处奔涌而来,层层叠叠,汇聚成一片遮天蔽日的雷霆之海。
劫云翻滚之间,电光如龙蛇游走,每一道雷霆都蕴含着足以撕裂星辰、崩碎世界的恐怖威能!
仿佛连时间与空间都在其下扭曲、哀鸣。这正是修行者登仙之前的最终试炼——成仙之劫!
渡过,则超脱凡俗,跃入仙道,生命进化,掌法则之权!
失败,则形神俱灭,灰飞烟灭,大概率什么都剩不下来!
而温轩亭所引动的这场成仙之劫,其规模之宏大,竟直接复盖了方圆三千亿里的虚空!
在这片潦阔无垠的虚空之内,星光黯淡,仿佛整片天地都在为这一场倾世劫难而摒息凝神。